信教與信基督有何分別?(一)
── 宗教形式化的危險性
這本小冊子的目的是要闡明信基督與信教之間的根本差異,透過研究與基督同時代的法利賽人,不僅可以使我們看到這種差異,同時也能審視我們自己。馬汀.丁韓二世(Martin 宗教形式化的危險性在我們的始祖身上就可以看到。當亞當和夏娃試圖變得更像上帝時,他們犯下一個致命的錯誤。他們的錯誤不是他們停止相信上帝,而是他們相信的方式是被禁止的。 亞當的兒子也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信靠上帝。主拒絕了該隱的無血之祭,而喜悅他弟弟所獻上的羔羊。該隱怒氣衝天,因嫉妒而殺了亞伯,也因此毀掉他自己的一生。 以色列人也因嘗試用自己的方式服事、敬拜上帝而招來麻煩。在快要進入應許之地時,一些猶太人接受當地的宗教習俗,與當地女子行淫,造成猶太人在數小時內死亡逾萬(民數記25章)。 以色列的第一任國王掃羅也是如此,他因犯了宗教上的錯誤而喪失王位。當祭司撒母耳沒有及時出現在戰前獻祭時,掃羅認為需要他自己來獻祭,但是他錯了(撒母耳記上13章8-14節;另請參閱15章)。 甚至大衛也因形式化的宗教而招惹麻煩。他成為以色列國王以後,他要求把裝著十誡的約櫃搬來。他率領以色列眾民熱切地要把這個聖物運來耶
信教與信基督有本質上的差別嗎?或只不過是稱謂上的不同而已?我們應為85%的美國人承認自己或多或少受宗教信仰影響而歡欣鼓舞嗎?對於主耶穌在世時被保守派宗教家們憎恨的事,我們是否應該再回顧一下?
R. De Haan II)
宗教形式化的危險性
自古以來宗教就具有危險性。早在日本的神經毒氣邪教──奧姆真理教(Aum
Shinrikyo)之前,狂熱的信徒就一直以上帝的名義互相殘殺;在瓦口(Waco)和瓊斯鎮(Jonestown)事件之前,宗教狂熱就已經建立了戰
場,在那裡有些人得救了,有些人卻迷失了。
在宗教上犯的錯誤往往是最嚴重的錯誤。
路撒冷。然而,當拖負著約櫃的牛跌倒時,為了防止約櫃倒下,一個名叫烏撒的祭司伸手去扶它,但他卻被上帝擊殺。大衛既害怕又憤怒,他如何能與這樣的上帝同
行呢?大衛重讀上帝的律法後,才意識到自己是以錯誤的方式去做正確的事情(歷代志上13章;15章12-15節)。
當人們按照自己的方式相信上帝時,危險就隨之而來。
為何上帝那麼重視我們相信什麼,以及用什麼方式來服事和敬拜祂呢?因為祂在尋找那些真心敬拜祂的人,而不是那些只顧形式而盲目隨從的人(約翰福音4章23-24節)。上帝要人們以發自內心的敬拜來回報祂的慈愛和恩典。
這聽來複雜,其實卻不然。上帝只不過是要我們認識並愛祂的兒子。如此,正確的信仰必會隨之而來(雅各書1章26-27節)。
本書轉載於 國際RBC Ministries-聖經廣播協會
(就是發行「靈命日糧」的機構)